來源:樂山日報
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大會上,四川省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做了“堅持綠色發展、增彩美麗化工”主題演講,分享福華通達綠色發展經驗,引起與會者共鳴。會上,張華被評為“十二五”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優秀經理(廠長),福華旗下子公司樂山宏亞化工有限公司被評為“十二五”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先進單位,樂山宏亞化工有限公司姜永紅被評為“十二五”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環境保護先進個人。

“綠色發展是高投入、多收益的發展,福華堅持‘絕不在環保上省一分錢’的環保理念,環保成為重要的盈利點。”張華對此深有感觸,他算了一個大賬:近些年,福華通達環保投入4.9億元,主要用于生產裝置、技術研發等方面,自主研發的環保技術應用直接降低成本3億多元,實現銷售收入5億多元。其中,在草甘膦母液資源化處理的過程中,福華采用自主研發的高效催化劑,經高溫氧化使其轉化率達到98%,并通過低溫結晶淬取及先進膜濃縮提取技術的應用,每生產1噸草甘膦原粉可回收1.2噸磷酸氫二鈉產品。按照福華每年生產12萬噸草甘膦原粉計算,可回收磷酸氫二鈉14.4萬噸,該一項技術就可實現銷售收入近億元。
這只是環保投入與效益產出的部分經濟賬。在產業一端,福華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,形成對碳、氯、氫、磷、鈉等元素的循環利用鏈,熱能利用形成梯級式的四級利用,廢棄物和副產物全部實現資源化利用。

依托樂山3000畝制造基地,A區全部建成投產,福華形成世界第二的草甘膦生產能力;B區從2013年啟動建設以來,11個項目陸續建成投產。目前,福華正在籌備規劃C區建設,打造垂直循環一體化的制造模式,從最基礎的化工原料到高端的化工產品,配置生產高附加值產品,構建一個以除草劑及復配產品為主的產業圈,輔以化工中間體、醫藥中間體,及相關產品鏈形成的綠色化工產業集群,實現低能耗、高產能等規模效益。

綠色可持續的背后是強大的科研支撐。今年6月,福華“甘氨酸法草甘膦循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研究”項目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鑒定,該技術被認為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,福華建立了四川省草甘膦清潔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、四川省工程技術中心和環保研究所,組建100多人的專業科研隊伍,投入價值上億元的科研設備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研發,向國際領先技術水平看齊,在產品工藝技術優化、廢水廢氣和廢液的處理、新型環保技術開研發等方面不斷有新收獲。公司“草甘膦母液資源化分級回收項目”列入工信部清潔生產示范項目。
綠色發展獲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,“中國綠色環保示范企業”、“四川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”是對福華給予的肯定。